九谈中国照明乱象:业主、工程公司与设计谁之过?

   2016-07-05 照明微课堂江海阳20440
核心提示:当一个行业成为政府彰显政绩的体现时,成为夜晚各不相属的参照物时,成为一个设计链条中的最末端时,成为代表了低俗和浅薄的代名词时,相信每一个热爱照明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汗颜。

当一个行业成为政府彰显政绩的体现时,成为夜晚各不相属的参照物时,成为一个设计链条中的最末端时,成为代表了低俗和浅薄的代名词时,相信每一个热爱照明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汗颜。



现如今的中国照明设计行业沦陷在以下几个怪圈中:


一谈 规划还是鬼话?


城市照明需要城市照明规划还是需要城市照明设计?严肃地说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是一个关联而相承的关系,规划在于对于城市控制,定位,梳理,解析,定义规模,具备长远的计划性;城市设计牵扯具体环节,关于城市立面,城市更新,绿化景观,城市色彩,交通枢纽,指示导引,文化属性,精神的物化外现,城市价值观等等,具有立即的操作性(在这里姑且不说沿袭西方柯布西耶式的城市规划理念在今天的合理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包括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要求。”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在持续变化生长。城市建设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说城市规划还在几年一改的话,那么城市照明规划又当如何?我们很难见到真正按照规划去实施的照明,也不懂得一个只有十几年历史的设计行业如何去规划一座几百年上千年历史的城市。一切的审美、情感和技术指标也许在短短几年就会过时,“时效性”是让照明成为不了规划的主要原因。


照明如何做规划?我们见到的所谓照明规划范例无非附加一些“城市意象”,模仿城市规划一样梳理出“一轴”,“两线”、“三节点”、“四区域”......这是一种公式化的照明规划。有《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在那里放着,城市需要指定色温区域、亮度等级吗?自然生长的照明都比这种纸上谈兵的规划要好的多!


城市的主管者热衷于看到“短”、“平”、“快”的事物,他们发出的“城市照明规划招标书”上一定不忘有“中心节点、城市景廊,重要路段、核心地标”的具体设计,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至于“规划”,换了一届领导就换了一茬子事情。从大的格局上来看,不管是规划还是城市设计,都是急功近利的行为,在这一点上两者很一致。


在城市照明设计中,设计师盲从于城市管理者的爆喧需求,迎合业主,丧失城市设计的美学底线,以尚不具成熟技术的照明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立面装饰化表现,造成数年后的审美再批判。可以明确一点的是,今天这些大规模,投资数亿乃至数十亿开发的城市区域立面照明都是解眼前政治之需,根本不具备地域性,文化性,审美性和艺术性,在未来必将成为行业发展史上的污点。


二谈 室内照明市场的丢失


室内照明中照明设计师依然处在基础的技术顾问的角色,而忽略了作为一名设计师对于光之形式感,艺术性,感染力,主体意识的主观把握,只能从客观,技术,控制,参数,规范上做为室内设计师的顾问或者助手。


更重要的是除了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里有价值项目尚有室内照明设计师的配合以外,在更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区域,所谓的照明设计师根本进入不了室内照明领域,这个领域被室内设计师包揽了,每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都认为自己对于灯光有很强的把控能力。做为符号化的灯光所具备的艺术性他们都能设计创作;做为功能化的灯光所具备的技术性他们都能实施,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火候的经验。照明设计师于是丧失了占据照明行业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市场!


当认识到“光”可以成为空间的主题以及决定性元素的时候,照明设计师的职业才能获得尊重。同样,照明设计只有创造出更多手法独特,光效明显,技术节能,感召力强,令人耳目一新光现象时,才能赢得更大市场。


三谈 照明设计教育的缺陷


照明设计的教育沦为教条化和模式化。国内目前开展的照明设计教育主体上由中国照明学会开展培训工作,有三级架构,分别是高级照明设计师,中级照明设计师,初级照明设计师。说实在话,我们这个行业太需要这样系统的教育了,不仅从技术上,更要从艺术美学上,开拓设计师情商和智慧。


但就目前来说这样的教育存在下列问题:


1,教材跟不上新时期的要求,在技术上缺乏更新,在技法上落后时代,在艺术上少有提及,在视觉美学,设计构成,主题文化上鲜有讲述,更没有作为一名设计师所应有的设计品德,设计伦理教育。

真正的设计教育要把设计师带到实地,带到项目,带到空间中去现身说法,告诉年轻设计师们到底照明设计的作用在哪里,怎么才能创作出具备艺术涵养以及技术支撑的好设计作品;


2,为了扩大照明设计师的就业人数和普及率,将培训时间大幅缩短。

原来一个月的中级照明设计培训简化到十天左右结束,高级班缩短到一星期左右。到底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以前缩短的原因是为了人社部在职业资格认证上需要一定从业人数,今天国务院取消了人社部颁发证书,以后逐步改为由专业学会来培训,鉴定,认证,在这么短的时间还有利于照明学习的深入吗?


3,高级照明设计师培训已经成为学员结识人脉为目的的场所。

出现了拿不拿证不重要,上这个班认识行业的人更重要的怪现象。在这个经济时代,一切都变成了功利性的目的论,于是这些年培训后获得证书的高级照明设计师中生产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占据多数,高级照明设计师培训班就成了产供销设计施工一条龙配套的基地。术业有专攻,大家干嘛都来抢设计师这碗饭?当设计师变成了一个“头衔”,这真不利于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


四谈 技术能力与艺术修养


照明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现象格外突出。


本来这个行业形成规模时间很短,早期多数设计师从电光源,电气,电器,光学研发,灯具生产等领域转过来,适应了刚刚萌芽的中国照明市场需要,正是因为这批具备优良技术能力的人员大力贡献,我们的照明行业才有了今天的长足进步。


但是照明毕竟是一种空间视觉现象,完成后的照明不管被命名为“亮化”也好,“夜景”也罢,都是以视觉审美的形式出现,要么是混乱的图像化显示,要么是充满秩序和韵律的美感表达,这里面每一个空间照明设计都蕴含着比例,动作,图形,提炼,构成,重塑,超越,想象,美妙,陶醉,这是一个发现“光”的愉悦事情,一个从技法到精神的完整过程。


技术不能成为美学,只有将技术做为骨干,框架,经络,将其做为照明现象学中的背景,这样的技术才能呈现意义。


五谈 缺乏美学的城市是谁造成的?


所以中国城市照明现象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缺乏审美意识和公众品德的作派。


前一段时间我造访中部某省,在其 CBD 看到了令我震撼的一幕——当地政府在一年多前为了迎接某个国际会议,竟然将环绕 CBD 的内环高层建筑立面全部装上了点光源,以一种“珠帘”的灯具阵列形成了类似“密集恐惧症”的心理效应。


站在这环绕数公里巨大的“珠帘”下我感到照明设计的悲哀,是什么造就了这样大无畏的城市照明现象?是赶工期?现政绩?还是真的自以为是,觉得那些外国的领导人,他们的审美也和这个中部省份的城市管理者一样,以丑陋为崇尚,以浅薄为彰显,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自信啊!


我曾经和广州亚运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负责人王晓光先生在一次论坛上相遇,他言辞犀利地告诉我们——都说政府业主不能和设计师好好沟通,听一个汇报只给设计单位五分钟时间,我告诉你,五分钟时间都是多的,因为你讲的那些方案我都看不出有什么创意,听你汇报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好嘛!当你遇见一位见多识广的业主的时候,作为一名设计师你凭什么去打动对方?让人家给你时间来听你的方案?


好多时候我听设计师说某个业主很俗,言下之意面对这样的业主你就不用多费脑筋去思考,去创作,你只需要按着最庸俗的调子去设计一准没错。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花红柳绿,五彩张扬,动态变幻,线条勾勒。(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在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上都能看到数码管的流水效果呢?不是向上就是向下,或者上下交错)这真的是业主俗还是我们设计师俗呢?


从来就没有俗的业主,只有俗的设计师。


我们的业主多么可悲,他们见到的设计师每次拿出的东西都是那么一致,缺乏创新,都是司空见惯,缺乏灵感,都是抄袭,缺乏文创。换一拨设计师依然如是,业主的审美都是被设计师教坏的。今天的业主没有见识过好的作品?没有为看到好的设计激动?正是一次次地面对没有文化修养、艺术底蕴、美学价值的设计师,我们的业主才学刁了,学滑了,学会自己设计了。业主不是设计师,可最后偏偏他们成为了设计师!


对于业主,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记住,我们不是去迎合他们,而是去引导他们。先抚心自问,我们有这个引导的能力吗?没有,那就去游历,学习,广识博记,再来谈什么是照明设计,这需要每一个设计师真正地去反思。


六谈 生存不易的照明工程公司


再来谈谈照明工程公司。


这些年每一个从业照明工程的业内人士估计都是一肚子的苦水,项目竞争激烈,一个道路照明竟然能吸引七八十家去投标。很多地方政府搞“最低价竞标”,逼得工程公司去压缩成本,缩短开支,减少利润;逼得工程公司每一次去投标都要挖空心思,挂靠,围标,暗标,操作,设定门槛,竞争性谈判。再加上房地产项目的不景气,国家宏观调控软着陆,地方政府负债巨大,就是将工程拿下后续的工程款也是一件令人心焦的事情。


很多照明工程公司配置设计部,但这个设计部完全是用工程公司的心理去从事照明设计,可以用九个字来形容照明工程公司的项目作为——“灯够多”,“光够亮”,“色够花”,这种现象南北方普及,不做到这样哪里有利润?


我见过一家业内著名的工程公司去向城建单位汇报,一条城市中心大街,百栋高楼,这家工程公司设计部出了百张效果图让业主审看,图版摆满会议室,历时一上午,每一栋楼都要业主定夺——光色,亮度,手法,主次,看的业主那个烦啊!


七谈 照明设计师的收入问题


不能不说一下照明设计师们的生存现状。


每当我谈起照明设计这个行业我就想起了“黄埔军校”那句大门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是的,照明设计师也如同当年扛枪北伐的革命军人一样,走在一条义无反顾的路上。


还是因为“时效性”的原因,我们发现城市照明往往是决策者一时的兴起,认为要做城市重点照明了,或者某个重要国际会议、体育比赛、创优评比来了,马上拍板上马,经过一番设计的前期厮杀,工程的反复谈判,最后限定在一个月内全部完工......商业综合体在临近开业了着手照明实施,甲方指定工期限时完成。住宅、场馆、交通设施,只要是照明一类的事情多是仓促间开始。


少有人认为照明设计是一件艺术的,需要精心构思的,多种技术条件支撑的光明事业,不就是装灯吗!于是照明设计师陷入了无数个日夜加班的陷阱中。而照明设计师的收入呢?又是相当的微薄,取费很低,工资很低,不及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多数是按张收取费用。


我经历过一次南方某县城市照明规划招标,各项评分条件罗列后,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价格分20分,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一个设计比的不是创意,构思,逻辑,架构,服务,比的是谁的价格低谁中标。如此,最后中标的设计单位比预算采购价低了一半以上,我能相信他们做出好设计吗?


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再来谈一名设计师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就业能力,我都觉得我丧失了良知!


八谈 设计师的无奈


做设计师的不仅有收入低廉的苦恼,同时还有精心设计的作品不能得到合理、准确实施的无奈,这是众多设计师的同感。


我们这个行业不乏优秀的视觉照明设计师,他们精通技术,也能把控项目进程,但就是到最后很难实现自己的设计愿景。这和前面讲的项目工期的仓促,资金的压缩,施工中不经设计师的变更,业主的随心所欲都有关系。


九谈 大制作,怪癖还是癣疥


相比城市照明的突出效应,城市在任何一项建设上都不能比它更立即见效,于是城市管理者更喜欢做超大项目,比如“一江两岸”、“两江四岸”、“三江六岸”、“景观长廊”等等。有一次我专程去南昌看这两年红极一时的“赣江夜景”,我去的时候已经是完工一年以后,整个沿江高层不论是玻璃幕墙建筑还是石材建筑,统统安上点光源或者少量的线性灯(大量使用线性灯无法控制成本)。


几百栋高楼在夜晚统一亮了起来,形成一幅地球上只有在当下中国才能见到的缤纷画幕。如果真的是一幕有故事表演,有情节变换,有光色美感的视频画面也就罢了,关键是一年多的运营,很多楼上的灯具已经不亮,就见到很多残缺的画面在莫名其妙的变来变去,并且内容都是自成篇章,毫无关系,一看就是控制系统也崩溃了。


要知道没有背景音乐和解说内容的视频影像表演都是一种无聊的自慰,你让市民看什么呢?每一次的表演内容结束重启新一轮的表演时,就见很多楼上灯具噼里啪啦白光乱闪,这是在调频?还是在惊吓观众?


城市富有美感的环境容易培养人们高尚的品德,理想的环境激励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让精神得到提升。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照明设计还不具备蔓延数公里的智能控制保障。


在现有的投资条件下,这种一时的灯光秀充其量就是一次性产品,满足了开幕时瞬间的视觉惊艳;在现有的审美条件下,中国会产生众多的城市“怪癖”,然后变为城市“癣疥”;在现有的后续配套设计条件下,因为缺乏图像内容更新,注定了我们的市民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观看这一幕重复再重复,单调又单调的图画表演,并且是强制性的,你不看都不行!


后谈


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以前我们连饭都吃不上,社会贫穷,城市更谈不上有照明设计。后来我们开始能吃上粮食了,肥肉、海鲜、野味、烈酒,痛快!配合这个阶段的一定是城市照明的花花绿绿,五色令人目盲。再往后各种身体的不适出来了,肥胖、高血圧、糖尿病、痛风,内分泌动不动就失调,这个阶段城市也是病态丛生——无序、扩张、堵塞、拥挤、雾霾、病菌、焦躁。


直到有一天我们想清清静静的生活,我们向往简单的,内敛的,优雅的,节制的,人性的,甜蜜的,朴素的,不事张扬的......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ystem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